本報記者 張曉玉
近日,國際羽毛球頭部品牌尤尼克斯(YONEX)在日本官網發布公告稱,自8月1日起對旗下多款羽毛球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漲幅達30元/打至40元/打。
在此之前,已有國內尤尼克斯經銷商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因生產材料價格上漲,公司將調整部分羽毛球價格。其中,AS—05由275元/打漲至350元/打,AS—9由225元/打漲至295元/打。通知落款為尤尼克斯(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這是繼今年4月份行業集體漲價后,羽毛球市場在三個月內迎來的第二輪顯著價格上漲。
記者調查發現,羽毛球價格的持續上漲正在深刻改變行業生態:一方面催生了二手球交易市場的繁榮,另一方面也加速了替代產品的技術研發。與此同時,在全民健身政策推動下,羽毛球運動參與人數持續攀升,為整個體育產業帶來了增長動能。
成本壓力推動價格上漲
7月15日,《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尤尼克斯(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新價格政策已按計劃于7月1日正式實施。該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尤尼克斯在中國和日本市場銷售的羽毛球產品型號存在差異,因此中國市場的價格調整并不參考日本市場,兩個市場的銷售策略是相互獨立的。
盡管價格上調,但羽毛球愛好者的熱情并未減退。尤尼克斯(上海)體育用品有限公司銷售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雖然產品價格有所調整,但經銷商的進貨量仍保持穩定態勢。
從尤尼克斯的漲價通知來看,羽毛球價格上漲的核心原因在于原材料成本的持續攀升。羽毛球的主要原材料——鵝毛或鴨毛的大翅羽價格近年來出現顯著上漲。
在羽毛球價格持續攀升之際,一場圍繞“成本突圍”的行業變局正在上演——二手羽毛球交易迅速升溫,塑料球、碳音球等替代品正加速入場。
“賽事級八成新20元起”“無斷毛九五成新68元/打”……電商平臺上,二手羽毛球商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從球館回收、經修補后重新上架的羽毛球,售價僅為全新球的1/5至1/3,成為新手訓練和大眾玩家的“性價比之選”。
與此同時,面對天然羽毛球價格高企,塑料球、碳音球等替代品加速入場。亞洲羽毛球聯合會官宣未來賽事考慮引入碳音人造球,這類采用合成材料的羽毛球耐打性提升50%,且價格僅為天然球的1/3。
“不過,目前高端賽事使用的羽毛球仍是以天然羽毛為原材料,主要是因為天然羽毛制造的羽毛球飛行穩定性更優。人造羽毛暫時難以滿足專業賽事對球速、手感等方面的高要求。”江蘇金陵體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秘孫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產業鏈站上風口
從整體來看,羽毛球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受供需兩方面因素驅動,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導致成本攀升,下游羽球運動逐年升溫帶來需求激增。公開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羽毛球運動人口已達2.5億,成為僅次于健步走的第二大群眾性體育運動。
在此背景下,羽毛球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羽毛球”相關企業約為1.7萬家;2025年以來截至目前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為220家。
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羽毛球兼具競技性和社交屬性,適合各年齡段參與,疊加政策支持和居民健康意識提升,未來市場潛力巨大。隨著體育消費升級,羽毛球產業有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羽毛球市場的持續升溫,也為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帶來了發展機遇。例如,江蘇益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客食品”)參股子公司益賽(江蘇)體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賽”)經營范圍包含“羽毛(絨)及制品制造”和“體育用品及器材制造”(涉及羽毛球制造),且公司有鴨毛等原材料供應。
在當前羽毛球市場價格上漲、存在利潤空間的市場環境下,有投資者通過互動易平臺詢問,公司是否有計劃利用自產原材料自行加工生產羽毛球。對此,益客食品有關人士回復稱,益賽業務包含羽毛球制造與銷售,未來建成投產后,將推動公司禽類副產品在健康領域的創新應用,實現產業鏈價值升級。
同樣受到關注的還有國內肉鵝養殖龍頭企業江蘇立華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針對投資者關于肉鵝屠宰產生的羽毛是否應用于羽毛球產業的詢問,公司回應稱,自2005年開展養鵝業務以來,已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包括育種、種鵝繁育、商品鵝養殖及銷售等環節。公司明確表示,鵝羽毛因其優質特性,是制作羽毛球和羽絨服裝的理想原材料。
胡麒牧表示,在全民健身政策推動和市場消費火熱的雙重驅動下,羽毛球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從品牌商、制造商到供應鏈企業,整個產業鏈都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相關企業有望通過產業鏈協同實現價值提升。
15:24 | 高新興:公司是第一家獲得巴龍5G R... |
15:24 | 華菱鋼鐵:子公司部分無縫鋼管廣泛...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的主要下游客戶為鋰...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暫未與...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正... |
15:24 | 同興科技:公司與安徽普碳暫無業務... |
15:24 | 逸豪新材:公司將持續關注行業發展... |
15:24 | 中電港:公司從接受訂單到銷售回款... |
15:24 | 中科電氣:公司鋰電負極業務以人造... |
15:24 | 中色股份:公司資源板塊聚焦增儲上... |
15:21 | 博彥科技:公司為眾多國內外銀行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