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7月17日,盛世啟智·通途育人——AI教育創新平臺發布會成功舉辦。發布會由盛通股份全資子公司北京盛通知行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盛通教育”)和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聯合主辦,盛通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在會上重磅發布。
盛通股份董事長、盛通教育集團總裁賈春琳表示,當前科技教育領域呈現出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雙高”的態勢,人工智能平臺的發布精準匹配了學校日益增長的科技教育的需求。校外教育是教育生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更多資本關注并助力科技教育發展,讓更多青少年能夠體驗和學習人工智能,從而推動教育、科技與人才的協同進步。
(企業供圖)
打造AI通識教育新標桿
據了解,盛通人工智能教育平臺集教育、開發與實踐于一體,構建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能學習體系。平臺縱向覆蓋從入門到進階的全階段學習體驗,橫向融合語言交互、視覺識別、AIGC等前沿技術,并支持模型的訓練與開發,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快速掌握AI核心能力,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閉環,加速推進人工智能通識教育。
盛通教育研究院院長、盛通教育教研總監王莎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自2019年開始研發人工智能教育課程,強調學生需掌握AI底層技術與算法原理。針對不同學段,課程設計各有側重:小學和初中注重體驗與模型調用,高中則適合學習算法。公司在全國層面處于領先地位,形成了涵蓋AI教育硬件、軟件平臺、課程資源的完整生態。在課程和平臺研發上,聘請溫州科技高中的正高級教師和北師大教授做顧問指導,確保先進性和合理性。
值得關注的是,盛通教育提出“重新定義AI教育”,并整合機器人硬件與賽事通道,全方位助力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結合。據了解,用戶可以搭建并調教“AI小管家”機器人,并將訓練后的AI模型部署到機器人,完成“校園安防巡邏機器人”項目,實現如手勢控制機械臂、語音喚醒機器人等功能。
盛通教育集團副總裁、中鳴機器人總經理鄒寶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人工智能教育未來將走向“軟硬結合”模式。硬件作為具身智能和AI智能的載體,應用范圍將不斷擴大。學生在學習軟件時僅通過互動界面,難以深刻理解AI,而加入具身智能后,可實際操作并看到AI賦能的應用場景。例如,通過硬件控制機器讀取顏色,經過多次訓練,學生能體會到AI賦予機械“靈魂”的過程。未來,學生想深入了解并應用人工智能,離不開“軟+硬”模式。
AI時代解鎖教育變革新機遇
事實上,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編程不再是大學生或程序員的專屬技能。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始將AI教育納入課堂。尤其是適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具備極強的圖像認知與邏輯建構能力,正是學習AI與編程的黃金時期。
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主任楊丹表示,在中小學階段普及人工智能通識教育,已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筑牢國家科技競爭力的關鍵一環,這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為民族未來生存蓄力的戰略選擇。但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化發展絕非一日之功,需要教育界、科技界、企業界打破壁壘、協同發力,共同為青少年打造開放包容的科技教育全新生態,形成“教育引導方向、科技提供內核、企業落地場景”的良性協同格局。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陳麗表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顛覆了傳統教育的“術”和“道”,教學正在從“以人為主”向“人機協同”轉型,教育的培養目標、教學結構、評價方式和學習方式均隨之發生變革。人工智能已成為新的教學要素,深刻影響著教師的角色定位和教學模式。
北京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北京大學信息技術高等研究院智能教育實驗室主任肖藝能表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挑戰傳統教育范式,推動教育向學科融合與終身學習躍遷。教育要擁抱生成式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技術紅利,深度調整教育目標與方法,著力培養青少年的創造力、批判力、解決問題能力及自我驅動力。
(編輯 郭之宸)
11:40 | 第九屆AI&FOF投資創新發展論壇落幕 |
11:39 | 金安國紀三次下調子公司股權出售掛... |
10:07 | 禾元生物科創板IPO注冊生效 同日... |
10:07 | 衛光生物擬募資不超過15億元建設智... |
23:39 | 綠色能源布局受關注 復潔環保迎多... |
23:39 | 新鳳鳴擬1億元入股利夫生物 布局生... |
23:39 | 良品鋪子易主 創始人將留任 |
23:39 | 佳馳科技總經理陳良:建立持續穩定... |
23:39 | 寧波能源向全資子公司望江熱電增資... |
23:39 | 中國潮玩行業競爭趨向多元化 |
23:39 | 打通研發到制造閉環 一博科技構筑... |
23:39 | 從銅開采到銅基新材料 銅陵有色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