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近期,港股市場持續走強,截至7月24日收盤,恒生指數實現“五連漲”并成功站穩25000點,多只科技股漲幅顯著。筆者認為,當前,中國資產的吸引力不斷提升,數字科技、先進制造、生物科技等領域成為外資增配中國資產的核心方向,科技創新正成為定義中國資產價值的新錨點。本輪港股科技板塊集體走強,是政策支持、技術迭代、制度優化、資金共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觀察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的重要窗口。
首先,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科技產業從“流量擴張”逐步向“價值創造”轉型,盈利穩定性顯著提升。
從產業發展層面來看,科創政策的系統性支持為科技產業發展營造了持續優化的政策環境,一系列技術突破為科技行情的持續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針對科技行業的監管體系也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結構持續優化,行業“反內卷”趨勢明顯,低價競爭和無序擴張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這種良性競爭有望提升科技行業整體盈利能力,優化產業競爭格局。
其次,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賦能更趨精細化,統籌發揮各板塊支持科技企業的多元功能,釋放更多創新活力。
前不久,A股科創板設立科創成長層,極大增強了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精準性,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尤其是成長初期的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更適配的資本平臺。香港市場方面,香港證監會與香港聯交所于5月初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專線”,旨在進一步便利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申請上市。一系列政策通過拓寬科技企業的多元化融資渠道,進一步激發科技企業的創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與應用。
最后,在技術引領下,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顯著增強,科技股的估值邏輯更加清晰,資金層面的共識正加速向科技創新凝聚。
今年以來,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量子通信、半導體等領域頻頻取得突破性進展,企業競爭力實現新躍升。科技股估值邏輯正從以凈利潤短期盈利指標為主導,轉向錨定技術價值。年初以來,在DeepSeek等企業催化的中國資產價值重估行情中,港股科技資產估值已獲得一定程度的修復。但即便如此,當前港股科技板塊估值在全球范圍內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未來資金流入趨勢有望延續。
全球資本流向的轉變,映照出中國產業價值鏈的躍升:從“世界工廠”邁向“創新策源地”。這一核心蛻變,正重新定義中國資產在全球市場的價值與地位。近期A股與港股展現的獨立行情,根本驅動力正是科技創新,其通過加速經濟轉型、強化創新動能,顯著提升中國資產的“含金量”。在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全球資本認同度日益提升、資產估值邏輯轉變的共同作用下,中國資產的長期價值將更加凸顯,并在全球資產配置格局中占據愈發重要的位置。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23:44 | 東山精密擬投資不超10億美元加碼高... |
23:44 | 錫價突破27萬元/噸 AI浪潮下行業有... |
23:44 | 鎢價持續走高 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 |
23:44 | 涉及多項違規行為 生物股份及相關... |
23:40 | 上海第六批次集中供地攬金超289億... |
23:40 | 酒企多舉措謀“出海” 上半年白酒... |
23:40 | 海倫鋼琴控制權擬變更新 實控人具... |
23:40 | 和遠氣體:以“綠色+智能+循環”開... |
23:40 | 暑期檔單日票房連續破億元 動畫電... |
23:39 | 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跌破2% ... |
23:39 | 商業銀行關停、整合旗下App 為推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