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7月15日,蘇州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規劃”)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北京東進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進航科”)100%股權,并同步募集配套資金。
雙方有望實現協同
據了解,蘇州規劃以規劃設計與工程設計為核心業務,2023年登陸A股后業務向工程總承包及管理、智慧城市領域拓展。近年來,公司業績承壓。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蘇州規劃營業收入分別為4.04億元、3.91億元、3.0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954.66萬元、7805.33萬元、2905.88萬元;2025年一季度,其營業收入4624.81萬元,同比下降18.4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2.58萬元,同比下降5.65%。
此次擬收購的東進航科深耕低空經濟領域多年,成立于2001年,主營業務涵蓋空中交通管理領域的低空空域規劃、運行管理平臺建設、系統運營服務,以及空管設備、軟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公司持有《空域評估技術支持單位》證書及民用無人機企業服務能力(甲級)等多項資質。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掛牌新三板,并于2024年8月份終止掛牌。
公告顯示,雙方業務具有較強的協同效應。具體來看,隨著低空經濟發展,城市規劃需統籌地面與低空空域布局,蘇州規劃可整合東進航科的低空技術經驗,形成全域立體規劃新范式;同時,公司依托既有城市規劃數據與東進航科的低空數據融合,推進國土空間信息模型(TIM)等平臺開發,構建城市三維空間數字底座,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本次交易完成后,蘇州規劃業務將從地面空間規劃拓展至“空地融合”立體規劃、運營管理及關聯產品的綜合性業務,增強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在技術、產品、市場、管理等方面協同提升盈利能力。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收購是蘇州規劃對低空經濟賽道的主動布局。東進航科的低空技術積累能幫助其突破傳統業務邊界,構建“地面+低空”全域規劃能力,既可為業績增長破局,也能搶占低空與城市規劃融合的市場先機,為行業探索可復制的新商業模式。
低空經濟前景廣闊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當前各地對發展低空經濟熱情高漲,截至目前,多個省份已經出臺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中國信息協會低空經濟分會發布的《低空經濟發展報告(2024-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有42家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整機制造企業,各地共出臺低空經濟直接相關政策文件共225部,其中實施方案(行動計劃)類文件139部,發展規劃、地方條例類31部,扶持政策類55部。
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的數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可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余豐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低空經濟正從概念走向產業化,未來五到十年有望成為萬億元級增長點。其科技密集、產業鏈長、場景豐富,融合傳統通用航空與無人機服務,符合新質生產力方向。蘇州規劃借此切入該領域,是產業結構調整與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關鍵一步,將推動其空管業務拓展與戰略升級。
余豐慧進一步表示,從區域視角看,此次并購暗含蘇州規劃依托地域優勢的布局邏輯。蘇州及長三角經濟活躍、產業集群完善,在智能制造、無人機研發等領域基礎扎實,東進航科的低空能力與本地資源結合,有望形成“規劃—落地—運營”閉環,提升蘇州區域競爭力,甚至通過技術輸出輻射全國,為區域低空經濟協同發展提供“規劃先行”樣本。
不過,此次收購也存在一定隱憂。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東進航科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562.88萬元、5940.14萬元、908.34萬元;凈利潤-848.94萬元、-3301.33萬元、-2631.69萬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其總資產為8440.95萬元,所有者權益1815.52萬元。
本次交易完成后,東進航科將納入蘇州規劃合并范圍,有望提升公司綜合實力、拓展收入來源、分散經營風險。但目前東進航科審計、評估工作未完成,交易價格及股權結構變動情況尚未確定。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交易存在多重風險,市場環境變化及監管審核可能影響交易方案,若各方無法達成一致則交易可能取消;東進航科若出現業績大幅下滑等重大不利事項,交易可能暫停、中止或取消;行業競爭加劇,若東進航科無法保持競爭優勢,可能面臨產品替代、客戶流失及市場份額下降風險。
15:24 | 高新興:公司是第一家獲得巴龍5G R... |
15:24 | 華菱鋼鐵:子公司部分無縫鋼管廣泛...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的主要下游客戶為鋰...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暫未與...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 |
15:24 | 科恒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新能源正... |
15:24 | 同興科技:公司與安徽普碳暫無業務... |
15:24 | 逸豪新材:公司將持續關注行業發展... |
15:24 | 中電港:公司從接受訂單到銷售回款... |
15:24 | 中科電氣:公司鋰電負極業務以人造... |
15:24 | 中色股份:公司資源板塊聚焦增儲上... |
15:21 | 博彥科技:公司為眾多國內外銀行客...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