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濰柴高端發動機智能工廠,不見傳統車間的人聲鼎沸,取而代之的是“閃轉騰挪”的機械臂方陣與流動的“數據河流”。這座入選工信部首批“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標桿名單的工廠,承載著濰柴向高端制造躍遷的雄心——用AI重構制造業DNA。這個靠數據驅動的數字化工廠,已構建起設備互聯、智能控制、精準執行與自主決策的縱向集成體系。濰柴的數智化轉型,正在用堅實步伐走出中國裝備制造的“新質生產力”樣本。
智能制造:“國字號”工廠的數字底座
走進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關于未來工業的畫卷:機械臂以毫米級精度協同作業,AGV無人運輸車依托5G網絡高效穿梭,太陽能板與儲能系統構建的“零碳”網絡為生產注入綠色動能……
“發動機裝配線由于裝配零件較多,工藝繁瑣,機器人、機械手、視覺識別系統的應用,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裝配線總裝一線班長說。
濰柴高端發動機數字化工廠生產線
據介紹,依托多年數智化積淀,濰柴通過“三步走”戰略完成從信息化到智能化的跨越。濰柴全新一代發動機數字化產業園項目是山東省重大項目,更是濰柴集團實施智能制造戰略的重要支撐。該園區加工自動化率達100%,裝配自動化率80%,園區能耗降低25%,運營成本降低35%。
“我們的高端發動機智能工廠是山東省內最大的鋼結構網架廠房,具備年產20萬臺高端發動機生產能力。”濰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廠是全球行業首個發動機數字化無人工廠,在立項之初就秉承綠色低碳建設的理念,廠房屋面鋪設光伏,并輔助SOFC、燃氣機組和電力測功器自發電補充,協同儲能、余熱回收利用等多能源互補,通過信息系統將各類能源數據交互、實時自動調控,實現園區用能自給自足。
2024年6月份,濰柴智能數字化工廠第15000臺發動機下線,標志著全球行業首個發動機數字化無人工廠實現全線達產;2025年3月份,濰柴(煙臺)新能源動力產業園下線了首臺電池產品,標志著項目一期正式投產,這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產品生產基地之一。以“智慧化”“綠色節能”等先進生產理念打底,濰柴正加速以“智”提“質”、借“綠”生“金”,在產業集群高地上不斷挖出“真金白銀”。
AI賦能:當人工智能變成“工友”
2024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國內燃機學會主辦的2024內燃動力智能控制算法國際挑戰賽(ICIAP)在大連成功舉辦。此次大賽吸引了來自23家單位的21支精英團隊參賽,濰柴智能算法突擊隊憑借其專業技術水平和出色表現榮獲金獎。
電控系統被喻為高端裝備的“大腦”,對于提升裝備性能和智能化水平至關重要。濰柴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自主電控系統開發團隊,憑借其在智能算法、軟件開發和硬件開發等方面的優勢經驗,成功打造核心競爭力,為中國裝備裝上“最強大腦”,不斷賦能高端裝備智能化轉型升級。
濰柴智能算法突擊隊獲2024內燃動力智能控制算法國際挑戰賽(ICIAP)金獎
在加速數智化轉型的進程中,時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扮演了多重角色,它不僅是技術加速器,還是場景重塑抓手,化身智慧“工友”,為企業的業績提升貢獻了增量。
2019年,濰柴發布品牌新標識,特意突出紅色“AI”字樣,宣告向人工智能的轉型。到了被稱為人工智能應用大規模落地元年的2025年,濰柴更加大力推動數智化轉型,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新標桿。
面對新時代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濰柴選擇與百度智能云合作,全力推進濰柴大模型建設,結合企業內部研發、運營、辦公、管理等典型場景,打造企業智慧大腦和能力中心。
針對業務升級的需求和痛點,濰柴結合百度智能云幾大產品——文心大模型、千帆大模型平臺、千帆應用開發平臺AppBuilder、GBI、文心快碼、甄知企業知識管理平臺,著重建設了具備濰柴特色的能力平臺,并賦能聚焦首批六大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基礎問答場景、軟件開發場景、知識管理場景、用例生成場景、數據分析場景以及智能客服場景。
這場人工智能繪就的科技畫卷背后,是濰柴各單位綜合運用AI大模型實現的新突破。AI工具的深度應用不僅讓應用端變得愈加高效,同時還引領生產端、技術端、管理端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科學化邁進。
濰柴動力流程與IT部負責人表示,在技術層面,濰柴通過構建“業務場景+人工智能”的融合模式,著力打造AI賦能平臺。特別是面向技術端的研發運營一體化平臺,濰柴已構建了從模型訓練到應用部署的全鏈條支撐體系,實現AI應用的高效開發和敏捷交付。
數智化的深度滲透,催生出“滾雪球”效應:在生產領域,園區設備綜合效率達82%,園區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每年降低8%;在供應鏈領域,園區融合物聯網與AI技術實現與超1000家產業鏈伙伴在線協同,庫存周轉率提升30%;在銷售服務領域,車聯網實時監測160萬臺在途車輛,故障預警率達85%……更深遠的變化在于商業模式的革新——濰柴正從“賣發動機”轉向“賣智慧運力解決方案”,數智化儼然成為企業全新的增長極。
軟硬協同:智造生態的閉環構建
2024年,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濰柴集團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答卷,營業收入超3100億元,利潤總額增長33.4%,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
據悉,自去年6月底新一屆黨委班子上任以來,山東重工集團拓市場、優布局、抓創新,經濟運行質效持續向好,主要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而濰柴正是這一戰績中的佼佼者、先鋒官。
面對飄紅的成績,濰柴并沒有滿足于此。公司將智能化轉型打造成為一場覆蓋“研—產—供—銷—服”全鏈條的戰略級革新,成立了由“一把手”掛帥的數智化轉型推進委員會,構建“戰略解碼—架構設計—項目落地”三層遞進機制。頂層設計與全員參與的強力推進,使數智化基因深深融入企業血脈。
不僅如此,“人智建設”同樣是濰柴數智化轉型過程的有力手段:通過做強校園人才儲備、高層次人才引進、技能人才培育三大工程,廣納賢才;構建雙通道職業發展路徑、市場化崗位價值評估體系、高彈性績效考核機制及人才流動機制,為科技人才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舞臺。
濰柴組織博士開放日,吸引高端人才實地考察企業發展情況
2024年,濰柴僅發動機板塊的校園招聘就成功吸引上千名優秀畢業生加入,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同時,引進200多名博士及高端人才,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
2025年,濰柴人才工作起勢喜人,截至目前,簽約高校畢業生人數達600余人,持續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數智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濰柴建成的不僅是工廠,更是面向未來的制造生態。當同行還在討論“機器換人”時,濰柴已在數據定義生產的深水區探索——通過算法調度全球產線資源,讓智慧生產成為高端制造新標配;用AI突破物理極限,使發動機熱效率站上世界之巔。
正如滿慎剛所言,“要鑄牢濰柴品牌,我為重工添彩,以‘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干、一定成’的理念,不斷發展壯大新動能、新引擎,錨定百年品牌不動搖。”中國制造業的轉型故事里,濰柴用自己的故事向全世界證明:智能制造不僅關乎效率提升,更代表著一種新型工業文明的崛起。
(CIS)
11:20 | 恒安集團與飛書簽約 數字化高效協... |
11:19 | 帝歐家居多位重要股東、董事和高級... |
11:17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 |
09:16 | 滬市主板約700家公司預告上半年業... |
23:53 | 行業陷深度調整 光伏上市公司上半... |
23:53 | 算力行業維持高景氣 產業鏈公司上... |
23:53 | 入境游持續升溫 相關企業加強投入... |
23:53 | 擬14.57億元收購南太湖科技100%股... |
23:53 | 建筑信息化軟件業務營收占比再提升... |
23:53 | 鏈接世界 中國企業積極賦能全球產... |
23:53 | 鏈鏈相系 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 |
23:53 | 從田園到餐桌 “全鏈協同”繪就綠...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