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宇薇
7月24日,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化科技”)發布公告稱,由于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內蒙古監管局(以下簡稱“內蒙古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
經查,丹化科技原通過控股子公司江蘇丹化醋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化醋酐”)持有濟寧金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濟寧金丹”)39.4737%的股權,濟寧市恒立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立化工”)和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開基金”)分別持有濟寧金丹39.4737%和21.0526%的股權。2022年11月14日,江蘇丹化集團有限公司(時為丹化科技控股股東)以3200萬元回購國開基金持有的濟寧金丹21.05%股權,濟寧金丹其他兩名股東丹化醋酐、恒立化工放棄優先購買權。
公告顯示,丹化醋酐放棄優先購買權構成關聯交易,金額占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絕對值的1.30%,但丹化科技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遲至2025年4月11日才披露董事會決議,內蒙古證監局對上述交易予以追認。
警示函顯示,丹化科技上述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公司時任董事長李國方,公司時任總經理、董事會秘書成國俊,公司財務負責人蔣勇飛,對公司相關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內蒙古證監局決定對丹化科技及相關人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這表明丹化科技的公司治理與內控系統存在缺陷。”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公司層面,關聯交易的延遲披露會導致信用評級下調,還存在投資者訴訟隱患;在投資者層面,投資者無法獲得及時信息來判斷交易公允性,影響決策有效性,進而損害自身權益。”
丹化科技在公告中提到,公司收到上述決定書后,高度重視所涉問題,將按時提交書面報告。公司全體董事高管將加強相關證券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公司規范運作水平,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嚴格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事實上,這并非丹化科技首次因合規問題受到監管部門的關注。今年3月18日,丹化科技就曾收到內蒙古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丹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經內蒙古證監局調查,丹化科技存在兩大主要問題:一是公司治理不規范。公司存檔“三會”會議材料中無2023年以來的董事會、監事會會議記錄。二是公司內控制度不健全。公司未單獨制定相關制度且多項制度未根據最新法律法規及時進行更新。根據相關規定,內蒙古證監局決定對丹化科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丹化科技在短時間內頻繁出現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問題,表明公司對相關監管要求不夠重視,對投資者權益和公司自身利益缺乏足夠關注。同時,這也反映出公司董監高對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夠熟悉,導致在落實和執行過程中頻繁出現瑕疵。在公司治理中,除了監管部門的監督,更重要的是公司董監高自身要重視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工作,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
丹化科技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由子公司通遼金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遼金煤”)承擔,其主要產品為化工原料乙二醇和草酸。
公司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顯示,公司預計2025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6619.72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為-6694.32萬元。
丹化科技在預虧公告中稱,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乙二醇和草酸的總體產銷情況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公司繼續采取各種降本增效措施,加之煤炭價格有所下降,本期虧損幅度收窄。但由于主要產品市場價格繼續處于低位,公司經營仍面臨一定的困難。公司目前正積極推進草酸擴能改造項目,并尋求其他改善經營狀況的途徑。
丹化科技日前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通遼金煤利用現有生產裝置,已啟動年產10萬噸草酸擴能項目,總投資約2.18億元,預計年底前完成并投產,項目預計對公司的經營狀況會有一定的改善。公司將與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保持密切溝通,積極尋求發展機遇,以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23:44 | 東山精密擬投資不超10億美元加碼高... |
23:44 | 錫價突破27萬元/噸 AI浪潮下行業有... |
23:44 | 鎢價持續走高 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積... |
23:44 | 涉及多項違規行為 生物股份及相關... |
23:40 | 上海第六批次集中供地攬金超289億... |
23:40 | 酒企多舉措謀“出海” 上半年白酒... |
23:40 | 海倫鋼琴控制權擬變更新 實控人具... |
23:40 | 和遠氣體:以“綠色+智能+循環”開... |
23:40 | 暑期檔單日票房連續破億元 動畫電... |
23:39 | 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跌破2% ... |
23:39 | 商業銀行關停、整合旗下App 為推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