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寇佳麗
近日,上海、天津、南京等多地聚焦首發經濟,為其長遠健康發展出謀劃策。
例如,天津市商務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7月15日,天津市商務局、天津市財政局等多部門聯合印發《天津市推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構建首發經濟生態圈”“打造首發經濟平臺”等多項措施。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洪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地積極部署相關工作,不僅有助于提振消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經濟新增長點,也有助于推動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營造鼓勵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蓄力。
四大特征主導發展趨勢
綜合來看,當前,四大特征主導著國內首發經濟的發展趨勢:政策支持與產業激勵雙軌并行,數字技術重塑供應鏈,跨界融合趨勢日益明顯,文化IP(知識產權)影響力越來越大。
多地在出臺支持性政策的同時,明確了針對首發經濟的獎補措施。一些地方在政策生效后,迅速推動獎補措施落地落實。政策支持疊加產業激勵,將調動越來越多企業參與首發經濟的積極性,拓寬首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數字技術對首發經濟的滲透度正在提高。一方面,不少企業在推出新產品、新服務以前就使用數字技術對消費行為數據、歷史銷售記錄等進行多維度分析,以確保首次發布或首次展出精準觸達用戶。另一方面,有些企業憑借技術革新打造科技感十足的產品,成功吸引了大批用戶,為其他企業樹立典范。”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首發經濟不是“孤島”,其與體育、旅游、電影等行業融合成就了一個個熱點話題。在個性化消費需求集中爆發、消費者普遍重視體驗的背景下,這些熱點話題有效推動“流量狂歡”轉化為消費增量,對零售、餐飲和住宿等產業增長形成更有力的支撐。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對流行文化的追捧,為文化IP的走紅創造了條件。如今,包含文化IP的新產品經常首發即售罄,彰顯了“文化IP+首發經濟”的強大號召力。
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首發經濟以其創新性、引領性和乘數效應,逐步成為激發市場活力、創造新消費需求的重要抓手,發展勢頭強勁。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統計,2024年,以新品首發為核心的市場規模突破1.2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8%,預計2025年將以18.5%的增速達到1.42萬億元,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黃金賽道”。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我國首發經濟在成長壯大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瓶頸,比如,存在同質化競爭、產業鏈協同不足、融資渠道不暢等問題。
北京改革和發展研究會特約研究員田惠敏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要將推進首發經濟的議題放在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中進行,加強不同地方、不同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深度挖掘自身在文化、產業上的比較優勢。相關企業應事先做好調查,制定富有創意的市場策略,以個性鮮明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大眾消費需求與審美偏好。此外,建議銀行等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模式,根據首發經濟企業特點推出定制化融資解決方案,適當提供利率優惠。
12:45 | 大連成功發行首單租賃住房資產支持... |
12:13 | 中金財富買方投顧資產規模破1000億... |
12:09 | 悅康藥業YKYY029注射液獲國家藥品... |
12:07 | 上交所舉辦可控核聚變產業沙龍 探... |
11:57 | 全球水務巨頭Nijhuis Saur Industr... |
11:20 | 恒安集團與飛書簽約 數字化高效協... |
11:19 | 帝歐家居多位重要股東、董事和高級... |
11:17 | 八馬茶業港股IPO及境內未上市股份... |
09:16 | 滬市主板約700家公司預告上半年業... |
23:53 | 行業陷深度調整 光伏上市公司上半... |
23:53 | 算力行業維持高景氣 產業鏈公司上... |
23:53 | 入境游持續升溫 相關企業加強投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