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鄔霽霞 見習記者 王楠
7月23日,浙江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電力”)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擬投資7.51億元參股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聚變公司”)5%股權,以布局核聚變能源領域。
此次聯合出資方還包括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中國石油集團昆侖資本有限公司、上海未來聚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重科聚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計投資金額約114.92億元。該筆投資已獲得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并獲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具備交割條件。
公開資料顯示,聚變公司是中核集團聚變能源產業的實施主體、投融資平臺和統籌單位。公司以磁約束托卡馬克技術為路線,按照先導實驗堆、示范堆和商用堆“三步走”戰略,力爭最終實現聚變能的商業化應用。
公告顯示,聚變公司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領域擁有前沿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行業引領地位,其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與國家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戰略目標高度一致,浙能電力參股聚變公司具有顯著的戰略意義和必要性。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字平臺分會副會長高澤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可控核聚變被視為終極能源形式,其燃料來源廣泛、安全性高、幾乎不產生碳排放。一旦實現商業化,將成為解決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的關鍵途徑,具有重大市場潛力。近年來全球對可控核聚變的投入持續加大,帶動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市場對其商業化前景的預期逐步增強。各國政策支持也在同步推進,為企業和資本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與風險緩沖。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記者表示,盡管核聚變仍處于投入高、回報周期長的初期階段,但作為清潔且近乎無限的能源,正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和資本進入。在化石能源趨緊、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強的背景下,聚變被視為未來能源結構的關鍵一環。
事實上,浙能電力也在探索從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的多元化轉型。2024年年報顯示,在鞏固火電業務基礎上,公司推動六橫二期、鎮聯電遷建等重點機組投產,嘉興四期、臺二二期、濱海四期等項目穩步推進,完成14個節能降碳“三改聯動”項目。公司布局新型電力系統,“火電+儲能”聯合AGC調頻項目入選浙江省2024年儲能計劃,首座虛擬電廠已投運,聚合165個可調資源,規模104.6兆瓦,顯著提升源網荷儲協同調節能力。
在核能板塊,浙能電力已參股浙江金七門核電站,并通過參股中國核電、秦山核電有限公司、三門核電有限公司等項目,持續深化核電業務布局。2024年11月,公司還聯合中國核電增資中核匯能有限公司,助力其提升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新能源優勢業務。
努曼陀羅商業戰略咨詢創始人霍虹屹表示,浙能電力此番出手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在“雙碳”背景下的前瞻布局。作為傳統能源企業,公司若不提前介入下一代能源技術,未來或被“去碳時代”邊緣化。此次參與核聚變能源項目,既是技術協同,也是能力嫁接,與中核集團等共同構建“國家級創新共同體”,有望在未來技術突破時搶占先機。某種程度上,浙能電力押注的不是聚變本身,而是未來能源主導權的入場券。
(編輯 喬川川)
20:19 | 龍洲股份:公司旗下龍巖暢豐專用汽... |
20:19 | 新勁剛:公司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
20:19 | 雙槍科技:截至2025年6月20日公司... |
20:18 | 太陽電纜:公司產品型號規格眾多,... |
20:18 | 中富電路: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 |
20:18 | 九典制藥:子公司典譽康醫藥暫無醫... |
20:18 | 天山股份:甘肅祁連山水泥集團有限... |
20:18 | 海辰藥業:公司以高端仿制藥的研發... |
20:18 | 華聯控股: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和... |
20:18 | 雙槍科技:截至2025年7月18日公司... |
20:18 | 濰柴動力:公司動力總成產品可為重... |
20:18 | 中化巖土:公司目前未參與雅下水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