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由新奧集團主辦的第三屆氫硼聚變研討會在河北啟幕。這場以“聚智氫硼,生態共贏”為主題的國際性學術盛會,首次匯聚了中、法、德、美等11個國家和地區近50家頂尖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聚焦氫硼聚變前沿探索、成果交流和前瞻應用等話題,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進一步加速聚變科研領域的協同創新與技術突破。
第三屆氫硼聚變研討會活動現場
新奧能源研究院院長劉敏勝博士在開幕式上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極端自然災害頻發的嚴峻態勢下,聚變能作為清潔無碳的能源形式,其研究已不僅是一項前沿科技探索,更是關乎人類未來生存發展的當務之急。這也正是全球聚變專家齊聚于此、共謀解決方案的重要意義所在。
作為極具發展潛力的未來能源方向,氫硼聚變憑借燃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無放射性廢料及可以直接高效發電等優勢,展現出廣闊的商業化前景。值得關注的是,主辦方新奧集團近期在該領域實現了多項重大突破,其“玄龍-50U”聚變裝置今年首次達成百萬安培氫硼等離子體放電,并創下秒級1.2特斯拉以上球形環中心磁場的世界紀錄。
生態合作提速:聚變成全球前沿科技革命焦點
隨著近年來科研界的多項突破,聚變科技目前處于工程可行性驗證向商業化應用落地的關鍵過渡階段,正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前沿性科技革命焦點。
在各國政府以外,科技巨頭們紛紛以不同方式布局聚變技術研發,其目光不僅投向更清潔、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更著眼于這一未來能源技術對全球社會經濟格局的根本性重塑。西安交通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德國物理學會等離子體物理分會原主席霍迪(DieterHoffmann)認為:“聚變研究需要集全球智慧,中國在某些領域已實現并跑甚至領跑。在人類共同的能源短缺挑戰面前,需要秉承開放合作之道。”
作為中國最早開展商用聚變能開發的民營企業,新奧長期堅持自籌投入,目前已組建起由資深聚變專家領銜的老中青結合、國際化的高水平聚變研發團隊,通過校企聯盟、共建實驗室等多種生態方式推動聚變人才的培養與前沿研究。今年新奧還啟動了氫硼聚變研究基金,吸引了國內19所機構提交27份提案,最終18個開創性項目獲得資助,以生態合力加速聚變技術突破。
能源轉型破局:氫硼聚變突破重塑全球格局
在全球能源結構加速轉型與“雙碳”目標的迫切需求下,氫硼聚變正以其獨特優勢成為聚變科研領域的全新亮點。相較于傳統核能技術,氫硼聚變堪稱理想型的“未來能源”,其反應產物為氦核,無中子輻射污染,從根源上消除了核安全隱患。氫硼燃料更是“取之不盡”,氫元素廣泛存在于水中,硼在地殼中的儲量遠超石油與煤炭。氫硼反應的產物為帶電α粒子,可實現高效直接發電,諸多特性使其在能量轉化效率上占據顯著優勢,更拓寬了商業化應用的想象空間,進一步激發全球關注。
與會中外學者展開熱烈的學術交流討論
氫硼聚變領域的關鍵性突破正加速到來,新奧集團自主研發的“玄龍-50U”球形環氫硼裝置在今年上半年陸續取得的重大成果突破,不僅驗證了氫硼聚變商業化的核心可行性,更標志著中國聚變裝置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自2017年深耕該領域以來,新奧已構建全鏈條研發能力,整體參數國際領先的下一代球形環聚變實驗裝置——“和龍-2”計劃于2027年建成。
未來能源探索:著眼人類文明的全球協作
氫硼聚變的商業化不僅是能源迭代,更是人類文明形態的躍升。按照目前的進展,專家們預計未來20年將成為聚變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商用化的關鍵探索期。
屆時,依托氫硼聚變近乎無限的燃料供應與零污染特性,人類將徹底擺脫化石能源依賴,電力成本或降至傳統能源的十分之一,為AI算力、星際探索等領域解鎖無限可能。這場由中國企業深度參與并引領的變革,終將推動人類從“能源約束時代”邁向“文明能級躍升時代”。
作為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之一,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的代表也參與了此次研討會,ITER對外發言人拉班·科布倫茨(Laban Coblentz)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聚變實驗平臺,ITER計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幾萬名科研人員開展國際協作。新奧在球形環氫硼聚變領域的積極探索,是對全球聚變科研發展的重要貢獻。ITER未來希望加強與私營企業的合作,攜手推動全球聚變科技加速發展。唯有通力協作,才能使關乎人類未來命運的聚變事業穩步向前。”
當全球頂尖“大腦”共同聚焦這場顛覆性科技革命,并不斷打破邊界、攜手展開生態協作,氫硼聚變的商業化落地前景已不再是遙遠的科幻故事。
(CIS)
11:40 | 第九屆AI&FOF投資創新發展論壇落幕 |
11:39 | 金安國紀三次下調子公司股權出售掛... |
10:07 | 禾元生物科創板IPO注冊生效 同日... |
10:07 | 衛光生物擬募資不超過15億元建設智... |
23:39 | 綠色能源布局受關注 復潔環保迎多... |
23:39 | 新鳳鳴擬1億元入股利夫生物 布局生... |
23:39 | 良品鋪子易主 創始人將留任 |
23:39 | 佳馳科技總經理陳良:建立持續穩定... |
23:39 | 寧波能源向全資子公司望江熱電增資... |
23:39 | 中國潮玩行業競爭趨向多元化 |
23:39 | 打通研發到制造閉環 一博科技構筑... |
23:39 | 從銅開采到銅基新材料 銅陵有色抓...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