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傳璽
近日,北京一畝田新農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畝田”)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披露招股書,股票代碼YMT,擬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
2025年,已經成立了14年的“古典”互聯網公司一畝田通過中美兩國監(jiān)管機構的上市申請備案,備受市場關注。
十年前,一畝田曾經是中國互聯網的明星公司,投資者包括紅杉中國、云峰基金、新天域、源碼、DST、順為、華創(chuàng)、真格、周亞輝、周大福等一線基金及投資人,市場估值在2015年前后一度超十億美金,但隨著資本泡沫的消退,一畝田歸于沉寂。
一畝田即將登陸納斯達克的消息,重新將人們的目光拉回農業(yè)互聯網這個廣闊的賽道。但是顯然,“農業(yè)”這個概念太大,AI育種、現代化種植養(yǎng)殖、化肥農藥、農產品流通等等,都包含在“農業(yè)”這個廣袤的范疇內,那么一畝田究竟是一家什么公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一畝田究竟面對何種新的發(fā)展機會,它融資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值得投資者關注?
翻開一畝田的招股說明書,這一連串問題,其實都圍繞一個關鍵詞:農產品經紀人。
一提到經紀,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房產經紀人,相關聯的就是類似鏈家貝殼這樣的業(yè)務模式。房產經紀人大家都好理解,首先大多數人生活在城市中,或多或少都跟房產經紀人都打過交道;房產經紀人在西方高度發(fā)達的城市中也普遍存在。對農產品經紀人,普通人可能并不太熟悉,如果不是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專業(yè)人士,普通消費者很難接觸到這個群體。
中國有近600萬農產品經紀人,從業(yè)人員規(guī)模比房產經紀人還要大好幾倍,每年經手他們的農產品交易額高達數萬億元人民幣。
為什么中國有這么多農產品經紀人?這又跟中國的基本國情有關,四個字:大國小農。中國很大,農業(yè)基本的耕地紅線就有18億畝,但經歷了建國初期土地革命和改革開放初期包產到戶后,一方面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社會目標,另一方面產生的結果就是除了少數國有農場,大多數情況下農業(yè)生產比較分散,單個農戶生產的商品完全不能滿足采購商某個特定批次的采購需求,因此農產品經紀人這樣一個群體在中國特殊的國情下就大規(guī)模產生了,這些農產品經紀人基本以村、鄉(xiāng)鎮(zhèn)為活動范圍,他們了解當地老百姓的種植情況,能幫助采購商找貨議價集貨,在農產品流通供給側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一畝田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一畝田最基礎的業(yè)務,就是為農產品經紀人提供了一個平臺,幫助他們發(fā)布信息,規(guī)模化吸引到眾多經紀人發(fā)布信息之后,平臺就對采購商有價值了,從而也對經紀人更有價值,平臺進一步為經紀人提供包含認證和推廣等多種服務并收取費用,來幫助經紀人獲取目標客戶的關注和信任。
在龐大的農產品經紀人基數基礎上,這個商業(yè)邏輯是非常合理的。這也解釋了十幾年間盡管互聯網產業(yè)風云變幻,且經歷了疫情等重大營商環(huán)境的動蕩,很多早期的互聯網公司都消亡了,而這個業(yè)務每年能持續(xù)為一畝田提供幾億元人民幣的現金收入,支撐一畝田屹立不倒并不斷探索新的業(yè)務方向。
如果只是固守這個業(yè)務,一畝田其實不缺錢,不上市融資也能活得很好。然而,新的契機出現了。
傳統上,中國農產品流通遵循著產地—一級批發(fā)市場—二級三級批發(fā)市場—零售商—消費者的多級分銷體系,這意味著傳統上,到產地進行農產品采購,與農產品經紀人打交道的一般都是一批市場的批發(fā)商。
目前,中國農產品電商和交通基礎設施的發(fā)展正在加速裂解這一傳統。
電商通過互聯網渠道可以高效獲客,每一個稍具規(guī)模的電商體量都不小于甚至超過一個傳統的批發(fā)商,此外無論是從成本還是貨源質量把控方面考慮,這些新興的電商群體都產生強烈的產地直采需求。
而中國飛速發(fā)展的高速公路網、高鐵網為采購商抵達產地大幅提升了效率,大量需求旺盛的新興采購商開始走進產地。
結果是產地交易更活躍了,農業(yè)經紀業(yè)務迎來一波巨大的發(fā)展紅利。
但另一方面,農業(yè)經紀業(yè)務在新形勢下,也面臨升級換代的挑戰(zhàn)。之前面對一級批發(fā)商,農業(yè)經紀人提供的大都是比較粗放的服務,主要的價值提供是集貨。以西紅柿為例,經紀人面對一批需要安排的30公斤箱裝的通貨,集完貨統一叫一個大卡車運走就行,而如果面對城市電商,就要精選5斤左右的包裝,并且協助處理非商品果、快遞、包裝、售后等一系列問題,需要更大的分選設備投入和備用金準備等等。
社會期待更加規(guī)范的農業(yè)經紀服務連鎖機構,就像房產領域從一大堆雜亂的房產中介公司中涌現出21世紀不動產和鏈家等專業(yè)房地產經紀公司。
中國農產品經紀領域正經歷中國房地產黃金年代房產經紀領域繁榮發(fā)展大致相同的路徑。
從一畝田的招股說明書上可以看到,這就是其已經在推進的“沃來采”業(yè)務。
如果把一畝田之前的模式看成房地產經紀領域早期的焦點、58找房等模式,其“沃來采”業(yè)務就相當于房地產經紀領域中后期的鏈家、貝殼模式。
貝殼的市值,目前為220億美元,最高時甚至超過400億美元。而農產品經紀領域的從業(yè)人員數目甚至比房產經紀領域還要大,經手交易的農產品價值也是數萬億級,和房地產交易的產業(yè)價值相當。
鏈家目前有約5萬家門店,中國農產品經紀人活躍的田頭市場,有20萬-30萬家左右。“沃來采”發(fā)展到成熟階段,也將覆蓋這些田頭市場的大部分甚至全部,從數量上來看也是相當的。
目前一畝田已經發(fā)展了幾十家“沃來采”線下門店,從單個門店的交易規(guī)模和營收情況來看,這個模式是被驗證的可規(guī)模化復制的模式。這就讓人有理由期待一畝田能在農業(yè)領域復制一個全新的,跟鏈家規(guī)模相當的經紀人連鎖業(yè)務,成為扎根產地的“農業(yè)版鏈家”。這也是一畝田這次上市最讓人期待的地方。
(編輯 郭之宸)
2025陸家嘴論壇6月18日正式啟幕……[詳情]
00:05 |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
00:05 | *ST恒久將憬芯科技納入合并報表 |
00:05 | 博雅全健攜“羲和一號”落子寧夏 |
00:05 | 博雷頓綠色運力“出海”記 |
00:04 | 個人養(yǎng)老金基金增至297只 5家管理... |
00:04 | 券商私募子公司將擴容至80家 |
00:04 | 二季度券商北交所、新三板業(yè)務執(zhí)業(yè)... |
00:04 | 多家銀行細化提振消費“路線圖” ... |
00:04 | 具備上行潛力 外資機構唱多中國資... |
23:59 | 資本為何搶購港股可交換債券 |
23:59 | AI終端成為經濟新增長點帶來的啟示 |
23:59 | 對險資“抱團”高股息資產的三點思...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