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間,杭州晶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華微”,股票代碼“688130.SH”)發布公告,擬將“智慧健康醫療ASSP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工控儀表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實施期限延長至2027年7月份,并擬終止“高精度PGA/ADC等模擬信號鏈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
晶華微公告中解釋稱,本次調整符合晶華微發展規劃及實際需要,有助于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實現公司的持續穩定發展。
對于終止項目剩余的募集資金,仍將存放于原募集資金專用賬戶并做好募集資金管理,延期項目則繼續推進。同時公司將盡快尋找盈利能力較強且有發展前景的新項目,合理使用剩余的募集資金。
2024年以來,受宏觀環境復雜、終端需求結構性下滑、市場競爭加劇等復雜因素影響,多家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下降,半導體行業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企業的戰略定力與應變能力愈發受到考驗。
項目變動背后:順應市場 審慎決策
近年來,半導體市場經歷了深刻的周期性調整,需求結構性下滑明顯,全球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給半導體行業帶來持續較長的去庫存階段。
具體到模擬芯片領域,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STS)數據,2023年全球模擬芯片市場規模812.3億美元,受宏觀經濟壓力及下游庫存高位承壓影響,同比下滑8.7%,2024年市場仍將小幅下滑2.7%。伴隨著庫存去化接近尾聲及終端需求逐步修復,尤其是汽車、工業自動化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的結構性需求拉動,市場有望恢復增長動能,預計2025年規模有望實現6.7%修復性增長,達843.4億美元。
對于深耕醫療健康、工控儀表等細分領域的晶華微而言,這樣的市場環境既是挑戰也是戰略調整的契機。公司表示,因行業技術快速迭代,客戶需求與市場競爭狀況也不斷演變,晶華微緊密結合市場的最新動態以及客戶的切實需求,將整體放慢項目推進節奏,以更加謹慎、嚴謹、科學的態度應對市場變化。
晶華微此次調整涉及4個項目。智慧健康醫療ASSP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累計投入5556.18萬元,投資進度26.35%;工控儀表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累計投入2996.32萬元,投資進度15.71%;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累計投入3182.01萬元,投資進度25.82%。這三個核心項目均被延長至2027年7月份,反映出公司對這些領域長期價值的堅守。
另外,高精度PGA/ADC等模擬信號鏈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累計投入3149.81萬元,公司最終選擇止損,來避免資源錯配。晶華微表示,該項目“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內卷嚴重”,若繼續推進,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以爭奪市場地位,但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使得項目實際收益難以匹配投入成本的可能性上升。
項目調整往往伴隨短期陣痛。項目延期意味著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推遲,原本預計在短期內因新產品上市帶來的業績增長無法按時兌現。
不過,相較于盲目推進可能造成的更大規模庫存積壓和資源浪費,長遠來看,項目延期給予了晶華微充分的時間進行技術打磨與市場調研,公司可以投入更多資源攻克新的技術難題,提升芯片的性能與穩定性。
隨著人們對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對醫療健康設備的精準度和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晶華微通過延期優化技術,有更多時間深入了解客戶,有助于產品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有望為公司帶來長期穩定的收益。
聚焦核心業務 強化戰略布局
項目變動的背后,其實體現著晶華微經營策略的調整,主動聚焦核心業務。
一邊是終止高精度PGA/ADC等模擬信號鏈芯片升級及產業化項目,另一邊是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升級擴容,“收縮與拓展”并行以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公告顯示,公司在原有研發方向基礎上,新增“智能家電控制芯片的開發設計研究”,并將全資子公司深圳晶華智芯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智芯微”)納入實施主體。這一調整是基于業務協同邏輯,智芯微在智能家電控制芯片領域已積累成熟技術儲備,其2024年推出的CBM7216芯片已進入蘇泊爾、澳柯瑪供應鏈,CBM7326芯片在美的廚衛實現小規模出貨,為母公司的戰略延伸提供了現成的產業化基礎。
財務數據印證了這一戰略調整的合理性。晶華微2024年財報顯示,其三大主營業務呈現分化態勢:醫療健康SoC芯片毛利率同比下降13.6個百分點,工業控制及儀表芯片毛利率微降2.1個百分點,而智能感知SoC芯片毛利率逆勢提升17.06個百分點,智芯微的主要產品系智能家電控制芯片,正是屬于智能感知芯片業務。
晶華微加碼智能家電控制芯片的布局,也踩中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風口。《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到要積極培育智能家居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以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
去年8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發布《關于推進移動物聯網“萬物智聯”發展的通知》,進一步細化了智能家居領域的發展路徑,提出“在智能家居領域,推進在燈控、門鎖、機器人、安防監控等智能終端中的集成應用,提升家居全場景智能化服務能力”。
進入2025年,政策紅利持續釋放。3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三部門印發《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出深化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等領域的賦能應用,支持家電、家具、照明等行業骨干企業,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領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場景。
市場層面的增長動能同樣強勁。市場調研機構TechInsights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服務及安裝費用支出將同比增長7%至125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這一支出將接近1950億美元。另據《前瞻經濟學人》測算,2024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為7848億元,同比增長10%,但滲透率顯著低于其他國家,消費升級和AI技術持續進階背景下,智能家居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政策托底+市場放量”的雙重驅動,為晶華微的業務延伸提供廣闊空間。從產業邏輯看,智能家電控制芯片的技術門檻于晶華微既有優勢又十分契合。該領域既需要模擬芯片的設計經驗,又依賴對消費電子場景的深刻理解,前者是晶華微深耕多年的技術沉淀,后者則可通過智芯微的市場積累補齊。
智芯微的并入已成為晶華微戰略落地的關鍵支點。2024年末,晶華微成功收購智芯微,智芯微目前已展現出不俗的增長動能,雙方的協同效應凸顯,正在重塑晶華微的業務生態。
2025年一季度,晶華微合并營收3704.04萬元,同比增長38.7%,其中智能家電控制芯片業務貢獻突出,開拓了多個上市公司、知名品牌新客戶,陸續開展項目導入中。
回顧晶華微過去一年的發展,盡管面臨諸多挑戰,但也不乏亮點。2024年度,公司實現營收1.35億元,同比增長6.34%。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通過實施差異化市場推廣策略,公司全年單季度銷售業績持續環比上揚。
在醫療健康SoC芯片業務方面,雖然產品單價因市場競爭有所調整,使得該部分收入同比下降9.96%,但通過靈活調整營銷策略,芯片產品銷售數量同比增長15.95%,為后續規模效應的釋放奠定了基礎。工業控制及儀表芯片業務表現亮眼,相關產品銷售數量同比增長41.36%,收入同比增長26.11%,成為驅動公司業績提升的關鍵力量。
隨著募投項目的逐步調整和優化,晶華微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雖然在短期內帶來一定的“陣痛”,從長遠戰略角度看,這是公司積極適應市場變化、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CIS)
00:05 | 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正式開工 |
00:05 | *ST恒久將憬芯科技納入合并報表 |
00:05 | 博雅全健攜“羲和一號”落子寧夏 |
00:05 | 博雷頓綠色運力“出海”記 |
00:04 | 個人養老金基金增至297只 5家管理... |
00:04 | 券商私募子公司將擴容至80家 |
00:04 | 二季度券商北交所、新三板業務執業... |
00:04 | 多家銀行細化提振消費“路線圖” ... |
00:04 | 具備上行潛力 外資機構唱多中國資... |
23:59 | 資本為何搶購港股可交換債券 |
23:59 | AI終端成為經濟新增長點帶來的啟示 |
23:59 | 對險資“抱團”高股息資產的三點思...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